以下新聞被泰國【新中原日報】【星暹日報】、印尼【千島日報】、巴西【南美僑報】、澳門【華僑報】采用。
臺灣信眾累計捐資近2000萬元重修西王母祖廟
中新社蘭州5月23日電 (艾慶龍)甘肅省涇川縣大云寺·王母宮大景區管理委員會監督管理科副科長薛寶春2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,臺灣信眾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捐資翻修西王母祖廟,已累計捐資近2000萬元人民幣。
甘肅涇川是西王母文化的發祥地和佛教傳入中國較早的地區之一。始建于西漢元封元年的涇川王母宮是中國最早、最大的西王母祖祠,素有“天下王母第一宮”美稱,2013年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中心命名為“國際西王母文化研究基地”。
西王母祖廟多次被毀,又多次重修。據悉,臺灣信眾曾尋訪新疆天池、泰山王母池和涇川王母宮,20世紀90年代初,通過史料和遺存考察論證,認定涇川回中山是西王母發祥地,山上王母宮是祖廟所在。由此,開辟漫漫朝圣和捐資重修之路。
5月下旬,中新社記者走訪西王母祖廟,門口守候有賣香火的村民,祖廟內修復有西王母大殿、東王公大殿、三皇殿、瑤池圣水池廣場、李商隱故居、洗眼泉等30多處景觀。值得一提的是,西王母大殿外圍石柱上刻有臺灣信眾敬獻等字樣。
“西王母在臺灣被稱作‘母娘’,是世界華人情感連接的一個紐帶,在臺灣有很深的信仰基礎!毖毚罕硎,西王母信仰不僅在大陸源遠流長,在臺灣也根深葉茂,西王母文化作為隴臺兩地民眾文化互通、經濟互惠的紐帶,為彼此架起了合作交流的橋梁。
2005年,隴臺雙方積極順應西王母信眾愿望,在甘肅涇川舉辦了首屆海峽兩岸西王母文化論壇,約定每兩年在涇川、臺灣輪流舉辦文化論壇。
該論壇在海峽兩岸民眾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,華夏母親西王母文化已成為甘肅文化名片,成為增進中華民族同根同源的重要載體和平臺。(完)